净利大幅收窄 海底捞2020年营收增速放缓
2020年,海底捞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仅为7.75%,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溢利更是一改上市来递增态势,同比骤降86.81%至3.09亿元。
疫情下逆势扩张的海底捞(6862.HK),2020年营收增速放缓、净利大幅收窄。
5月20日晚间,餐饮龙头海底捞发布了上市以来首个股权奖励计划,决定将向承授人授出共计1.59亿股股份,对象包括管理层成员、区域统筹教练、部分家族长及餐厅经理、部分业务及技术骨干等超过1500余名员工及多名顾问。
或受股权奖励计划消息刺激,海底捞5月21日早盘曾一度涨超6%,当日收报于45.80港元/股,涨幅为4.09%。但相较于此前高点,股价仍降幅近半。
事实上,早自2021年2月16日达到最高点85.80港元/股后,海底捞股价便陷入一路走低态势,虽然期间出现小幅回升。但截至5月25日收盘,该股仍收至45.8港元/股。并且,今年5月初其还因“市值56天跌2000亿”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引发热议。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海底捞股价、市值的大跌,或与其2020年来不景气的业绩有一定关联。据该公司近日公布的2020年年度报告显示,其全年营业收入虽实现增长,但同比增速较前两年已有明显放缓。并且,该公司同时期拥有人应占净溢利同比增幅也出现大幅收窄。
针对业绩下滑,海底捞在财报中谈及,疫情影响下,公司并未减缓扩张速度反而逆势加速扩张。然而,《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该公司一直引以为豪的翻台率却在持续下滑。同时,其顾客的人均消费逐年增长也未能阻止公司同店平均日销售额的下滑。
对于上述问题的原因及应对措施,《投资时报》研究员日前电邮沟通提纲询问公司相关部门,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公司回复。
净利大幅收窄
成立于1994年的海底捞,是一家以经营川味火锅为主、融汇各地火锅特色的大型跨省直营餐饮品牌火锅店。2018年9月,海底捞成功登陆港交所,拥有“餐饮股龙头”“火锅界明星”等称号。
《投资时报》研究员梳理该公司近年来财报数据注意到,上市后的前两年即2018年、2019年,海底捞业绩一直处于逐年稳增态势。其中,营业收入由2017年的106.37亿元一路升至2018年的169.69亿元、2019的265.56亿元。且2018年及2019年的同比增速均稳定在55%以上。其同时期的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溢利也由2017年的10.28亿元一路增至2019年的23.45亿元,短短两年时间净利增长翻倍。
然而,进入2020年后,或受年初疫情冲击,海底捞业绩急转直下。据该公司日前公布的2020年年度业绩报告显示,其全年营业收入为286.14亿元,仅较上一年同期增长7.75%,相较2018年的59.53%和2019年的56.49%,营收同比增速明显放缓四至五成。
从具体从收入结构来看,餐饮经营一直是海底捞的主要收入来源,占当期总营收比重长期在95%以上,虽然近年来处于递增态势,但其同比增速却在2020年时突然出现大幅下滑,仅有7.20%。相较2018年的58.75%的同比增速和2019年的55.29%增速,降幅达到四至五成。
其餐饮业务2020年占当期总营收的比重,也由此前的96%甚至97%以上降至95.95%。同期,其外卖业务实现60%的增长,对营收的贡献也由1.7%增至2.5%。
需要注意的是,海底捞2020年的公司拥有人应占净溢利更是一改上市以来的逐年递增态势,同比骤降86.81%,仅有3.09亿元。在财报中,该公司将2020年业绩增速放缓、盈利大幅收窄的原因归结为疫情和汇率波动的冲击、管理层面的短板以及应对能力不足。
目前,国内疫情已基本稳定,在之后的经营里,如何提升公司的管理及应对能力,从而恢复业绩增长,或成为海底捞亟需思考的问题之一。
逆势扩张,价高引争议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0年年初疫情影响下,海底捞并未减缓扩张速度,反而逆势加速扩张。据财报数据披露,该公司2020年全年新开业544家门店,全球门店网络增至1298家,平均每天开出近1.5家门店,创下公司成立以来开店速度新高。
然而,《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海底捞一直引以为豪的平均翻台率近年来却一直呈现下滑趋势,即由2017年和2018年的5.0次/天降至2019年的4.8次/天,到了2020年仅有3.5次/天。
具体划分城市来看,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翻台率下滑最为明显,前者由2018年的5.1次/天一路降至2019年的4.7次/天、2020年的3.4次/天;后者由2018年的5.3次/天降至2019年的4.9次/天、2020年的3.6次/天。短短两年时间二者均减少1.7次/天。在这两年时间,其三线及以下城市的翻台率也减少1.2次/天,到了2020年仅有3.6次/天。
针对海底捞逐年下滑的翻台率问题,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或与其越来越不亲民的价格有关。据财报数据披露,2017年至2020年,该公司的客均消费额分别为97.7元、101.1元、105.2元和110.1元,仅三年时间,单价增加12.4元。
由于人均消费越来越高,海底捞也再度因此引起消费者热议。就在该公司发布2020年全年业绩公告的第二天,其便因“人均消费超110元”的话题登上热搜。不少网友表示,海底捞的性价比正在下降。对于上述争议,市场有部分声音认为,海底捞或出于逐年增长的业绩压力正在“悄悄涨价”。
而海底捞目前超110元的客单价,也未能阻止其同店平均日销售额的下滑。据财报数据披露,海底捞2020年同店平均日销售额仅有10.49万元,相较上年同期的12.75万元缩水2.26万元。
2020年以来,由于公司业务扩张及抗疫所用的消杀类物料耗用有所增加,海底捞的原材料及易耗品成本从2019年的112.39亿元上升至122.62亿元,其所占收入比重也小幅增加0.6个百分点至42.9%。
与此同时,该公司同时期的员工成本也出现显著增长,从2019年的79.93亿元上升至96.77亿元,同比增长21.1%,所占收入比重也由2019年的30.1%增长至今年同期的33.8%。而原因除了业务扩展,还与受疫情影响公司收入增长放缓有关。
至于其物业租金及相关开支,则因受疫情、收入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从2019年的2.40亿元下降至今年同期的2.36亿元,同比降幅为1.8%。(吕贡)